-
國是訪問|全球都在通脹,明年中國能穩住物價嗎?
文/劉文文
今年以來,全球通脹高企,美歐等主要經濟體CPI漲幅明顯。在此形勢下,中國物價水平備受關注。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及時有效緩解結構性物價上漲給部分困難群眾帶來的影響。
當前中國穩物價的成績如何?較其他經濟體有何差別?目前影響中國物價波動的國內外因素有哪些?如何預防這些因素的潛在性沖擊?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室主任、研究員郭麗巖,就上述問題進行分析。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國穩物價成效顯著
國是直通車:當前,全球性通脹越發嚴峻,尤其發達經濟體通脹粘性特征愈發明顯。在您看來,當前國內外物價運行水平有何不同?與國外相比,中國穩物價的成績如何?
郭麗巖:在美歐等經濟體通脹“高燒不退”的背景下,中國持
-
國是訪問丨新世界中國行政總裁:房地產企業如何穿越周期?
文/龐無忌
2022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持續探底,行業格局變動加劇。據機構統計,今年前11個月,“千億房企”(銷售額超1000億元),減少近半,“百億房企”減少了三分之一。房地產業如何走向新發展模式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話題。
率先經歷過完整房地產周期、經過國際資本洗禮的港資房企,或許在穿越周期、探索新發展模式方面,能提供一些經驗和借鑒。
老牌港資房企新世界發展執行董事、新世界中國董事兼行政總裁黃少媚近日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在過去50年的發展中,新世界集團經歷了包括全球金融危機、1997年香港金融風暴等多次動蕩環境,所以在“穩”字上要求很高。除“穩字當頭”外,前瞻性布局、本地化團隊以及多元生態圈是企業成功穿越周期的保障。
獨特的發展模式
這些年來,許多內地房企激進擴張,追求高周轉,但負債
-
國是訪問丨沙中商務理事會主席:不止能源!中沙這些領域潛力巨大
2022年11月,由中鐵十八局集團承建的沙特薩拉曼國王能源城項目行政樓、禮堂、醫院等五棟建筑及附屬工程 中新社發 杜林 攝
文/王恩博
中國最高領導人時隔6年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讓這個中東國家成為近期各方關注焦點。
中沙經貿合作由來已久且關系緊密。長期以來,沙特是中國主要原油供應國,連續20多年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自2013年起成為沙特第一大貿易伙伴。此訪期間,兩國元首親自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沙特阿拉伯王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協議》,雙方合作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未來雙方哪些領域合作潛力值得挖掘?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沙特“2030愿景”如何對接?沙特在華規模最大私營企業與多家中企合作建立合資公司,看中了什么?
阿吉蘭兄弟控股集團副董事長、沙中商務理事會主席穆罕默德·艾爾·阿吉蘭接
-
國是訪問丨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高”在何處?
文/李曉喻
今年以來,中國再次釋放出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高水平對外開放,究竟將“高”在何處?哪些領域的開放措施值得期待?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綜合研究室主任楊長湧近日接受了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國是直通車:您如何評價中國當前對外開放所處的階段和水平?對外開放的“高水平”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
楊長湧:中國對外開放經過40多年歷程,已經邁向高水平階段,這是與中國經濟整體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在新形勢下,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我理解這種“高水平”可以概括為五個“更”。
——更大范圍。當前,中國東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區在開放方面的差距仍比較大,開放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依然存在。推進高水平
-
國是訪問 |美國前氣候變化特使:應對全球氣候問題,需要美中達成共識的能力
文/夏賓
今年聯合國氣候大會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期間,中美兩國領導人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會晤,外界期待此次面對面的交流能為雙方在氣候領域合作釋放積極信號。
美國前氣候變化特使、威廉與佛洛拉·休利特基金會環境項目主任喬納森·潘興在線上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直言:毫無疑問,如果美國和中國不能在氣候領域上相向而行、采取行動,我們就無法解決這一全球性問題,雙方應攜手繼續合作、向前邁進,而這就需要美中兩國達成共識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達成行動的協議”
“但我不認為在合作過程中,美中兩國會做同樣的事情,因為兩國有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優先事項,排放本身也來自經濟領域的不同部分,但最重要的是達成行動的協議,然后迅速落實?!迸伺d說。
談及如何平衡能源轉型和實現經濟增長,潘興表示,各國都希望有足夠的能源
-
國是訪問|連續五年參加最重要的“中國之約”,這家外企被“誰”吸引?
文/張文暉
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于11月初開幕。
作為進博會的“老朋友”,施耐德電氣已經連續五年參展?!斑M博會已成為施耐德電氣最為重要的‘中國之約’?!笔┠偷码姎馊驁绦懈笨偛?、中國區總裁尹正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表示。
國際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疊加疫情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并未動搖施耐德電氣對華投資的信心。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尹正強調施耐德電氣將不斷深化在華布局,持續賦能中國產業走向高質量發展。
是什么吸引著這家老牌外企?本屆進博會又將帶來哪些亮點?
訪問實錄摘要如下:
中國市場吸引力不減
國是直通車:進入中國35年來,是什么讓施耐德電氣不斷強調要“深耕中國”?
尹正:施耐德電氣近年來不斷增加在華投資,尤其是本地研發投資。對施耐德電氣來說,中國市場擁有三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