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年12月30日 09: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調度中心現場】
【解說】北京市朝陽區緊急醫療救援中心調度大廳內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來自轄區的急救任務匯聚在這里,再由工作人員進行梳理,并結合患者情況進行分級分類派單。
【同期】北京市朝陽區緊急醫療救援中心調度科科長佟敬
原來我們只有8個自己的席位,現在我們增了20個席位,同時來處理這些事情。
【解說】近期,北京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急速增加,尤其高齡的、患有基礎病的患者數量明顯增加。被稱為“生命熱線”的120急救電話連日來處于高位運行。
【同期】北京市朝陽區緊急醫療救援中心書記、主任陳焜
這幾日日均工作量(出車)都在1000以上,應該說是北京市唯一一個在1000以上的城區,我們服務也可以基本做到每日這個任務量進行清零,轄區的老百姓也可以得到一個基本的院前急救的服務。
【解說】北京市朝陽區緊急醫療救援中心書記、主任陳焜介紹,近期約有三分之一的求助患者是危急重癥患者,大多是有基礎疾病、行動不便的老人,而這些人往往只能通過使用院前急救資源才能解決就醫問題。
【同期】北京市朝陽區緊急醫療救援中心書記、主任陳焜
充分利用我們現有的醫療資源,然后我們通過電話的追蹤,通過車組及時跟患者進行溝通,我們也是按照全市的統一的要求,盡量地讓能夠使到急救車的老百姓、必須要使用急救車的老百姓,去使用急救車,盡量地去縮短老百姓的等候時間。
【解說】由于近期全市派單量持續增加,北京市急救中心將接聽的120急救任務轉接至朝陽區調派。陳焜說,中心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對系統進行升級調試,擴容調度席位、統籌全區力量增加急救車組,盡全力保障民眾及時就醫。
【同期】北京市朝陽區緊急醫療救援中心書記、主任陳焜
醫護人員就624名,然后我們還有320名司機加擔架工。這樣它也是能夠把電話能接得起來,它能派得出去。
【解說】在朝陽區緊急醫療救援中心的一處急救站,急救醫生賈立琦和同車組的同事,連走起路來都是一路小跑,“節奏特別快”是賈立琦和她同事們最大的感受。
【同期】北京朝陽區緊急醫療救援中心急救醫生 賈立琦
24小時大概有十多個(病人),少的時候十二三個,最多的時候大概有18個。
【解說】賈立琦說,病患的平安是每一個急救人的心愿。
【同期】北京朝陽區緊急醫療救援中心急救醫生 賈立琦
接到病人之后,我會在現場就對他進行完善他的相關的檢查,確保他的生命體征安全,然后給他進行相應的處置,轉運到他們指定的有能力接收的醫院,并且在必要的時候可能會提前跟醫院取得聯系,然后讓醫院提前做好準備。把他平安轉運到醫院,這就是我們的工作。
【解說】在北京市朝陽區緊急醫療救援中心的墻上寫著“與時間賽跑,為生命接力”。救援中心的28個調度席位,316個車組,1265名醫護人員,都在身體力行地踐行著這句話。
記者讓寶奎 杜燕 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羅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