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年04月30日 20: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解說】走在廣東省清遠市的鄉村小路上,生機盎然的鄉村風貌在眼前緩緩展開。這里長期被旅客贊譽為“好山好水“,還有”好味道“,但鮮有人了解,在這好山好水中,還有有志青年用”好技術“書寫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解說】張斌在深圳出生長大,這位都市青年如今選擇行走在溫室大棚里,和工人一起查看最近剛剛長出來的菜苗,這些嫩苗是這塊農場重點照顧的”寶貝“,等到收成之時,它們就會被送到香港市民的餐桌上。
【解說】據張斌介紹,他所在的農業科技公司在當地以供港及扶貧產業基地為基礎,利用農業科技,改變了原本鄉村里原始的種植模式,建立了從田間到餐桌完整的“智慧菜籃子”產業鏈體系,一個個大棚里的蔬菜瓜果從小鄉村,銷售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
【同期】中振智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斌
以往農戶他們自己種,他們只敢種幾畝地,因為他們沒有像我們一樣的這個市場渠道,包括銷售渠道,現在他們跟公司合作的話,我們最少的一個農戶他也敢種50畝,因為我們解決他的銷售問題,解決他的這個渠道問題。
【解說】對勞作模式變化感受最深的,可能要數當地農民歐澤瓊,他從以前種地外加做泥水工才能養家,到如今一談起自家的農田,就喜上眉梢。
【同期】合作農戶 歐澤瓊
我從2018年和公司合作,開始種了8畝,再做到25畝,再到50畝,一共種了幾年了,后來又增加到120畝?,F在因為有公司幫忙,我更加無憂了,幫我推銷農產品,我就越種越多,我就沒有去做泥水工了,就一直搞農業,做到今年更多了,現在種了200多畝。
【解說】張斌介紹,公司除了種植供港蔬菜,還通過微生物技術修復被污染的土壤,實現了農作物生長環境的平衡。確保蔬菜瓜果的高品質。
公司也植根鄉村,實施”公司+農戶+合作社“的產業模式整合農產品種植,推進鄉村振興。
【同期】中振智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斌
公司加合作社加農戶(的模式),通過“四提供一保底”的這個形式,提供優質種子,提供微生物菌,提供技術標準,提供農技服務,保底比市場價高5%到10%去回收,只要他種50畝地,他一年的時間,他的收益就可以達到6萬塊錢。
【同期】合作農戶 歐澤瓊
開心,做得很開心,全家人都很開心,我兒子也回來幫忙,幫我開機器,耕地插秧。
【解說】據了解,2022年,清遠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53.5億元人民幣,增長7.3%,高于中國平均水平。
內地鄉村以高品質農產品供港,供港蔬菜基地又帶動了鄉村的農業發展,鄉村美麗,農民致富,這就是鄉村振興最生動的體現。
記者 王慶然 韋杰夫 清遠報道
責任編輯:【羅攀】